在2025年,我首次经历了智齿的困扰。六年前,当我开始感受到下颌骨深处的不适,牙医建议我将这颗智齿拔除。那时的我对拔牙既好奇又恐惧,经过一番挣扎,我终于鼓起勇气躺在了牙医的椅子上。麻药注射后不久,拔牙便开始了。只听得几声嘎吱,牙齿便被顺利取出,整个过程不超过两分钟。医生给了我几粒止痛药,并告知我麻药退去后可能会感到疼痛,但服用止痛片即可缓解。我自行驾车回家。那么,鄂尔多斯中高位水平阻生智齿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呢?
智齿,也被称为第三磨牙,是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四颗牙齿。 当智齿未能顺利萌出时,医学上将其称为“阻生牙”,这意味着智齿在萌出过程中遇到了来自颌骨、牙龈或相邻牙齿的阻力。在青春后期,颌骨发育接近成人大小,但有些人颌骨不够大,无法为智齿提供足够的空间。因此,智齿可能阻生在颌骨内,向其他方向生长,甚至可能完全埋藏在颌骨里。
智齿阻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- 阻生齿:这类智齿通常深埋在颌骨内,患者往往不会察觉到不适。但当阻生齿出现炎症或疼痛时,就需要通过拔除来解决问题。
- 侵犯邻牙:由于空间不足,阻生的智齿会向旁边挤压,导致邻牙受到伤害,引起剧烈疼痛。
- 萌发空间不足:智齿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的空间不够,会导致严重的疼痛,影响进食和睡眠质量。
那么,为什么智齿一定要拔除呢?以下是一些原因:
- 冠周炎:由于智齿萌出不全,其后的牙龈会覆盖部分牙冠,形成冠周袋。食物和细菌容易积存于此,导致局部软组织发炎,疼痛难忍,甚至影响进食。
- 第二磨牙受损:大多数智齿前倾阻生,顶在第二磨牙上,形成食物嵌塞,导致第二磨牙龋坏直至牙髓炎,甚至牙周炎。
- 第二磨牙龋坏:即使智齿萌出方向大致正常,但与第二磨牙的接触点不正常,容易嵌塞食物,导致第二磨牙龋坏。
现在,许多人认为只有当牙齿疼痛时才需要治疗或拔除,但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。因为一旦出现疼痛,可能已经对正常牙齿甚至机体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,此时再拔除也难以挽回损失。
总的来说,智齿阻生可能会给我们的口腔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。因此,当牙医建议拔除智齿时,我们应该认真考虑,避免因小失大。